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
纵观世界形势,强国必先强教。如今的教育,进入战略谋划时代。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宝。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专门人才支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列世界第一,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年授予博士学位数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进入新世纪,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已经成为当今我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增加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
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们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经过10年努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979万人,是1998年的3.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比1998年增长14.4个百分点,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983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9.9%。
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们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使我国在未来国际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中抢占了先机;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为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坚持把改革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20世纪90年 代以来,我国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逐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扩建形成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 新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创造性地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 较大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这些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激发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有 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看来,“这些改革举措都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创新,突破了原 有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多渠道、多形式扩展了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及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基 础”。
进入新世纪以后,按照“巩固成绩、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我国完善了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机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重大决策,强调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来,提出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与对经济的调控不同,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表示,“增加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 展。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比规模的发展更加迫切。必须明确不是要不要加强宏观调控,而是把重点放在调控什么,如何调控,调控力度有多大上。在一定情况 下,国家一方面努力扩大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另一方面也要为高等教育朝着一个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创造较为良好和有效的制度条件。”
“质量工程”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实施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批准120所高校立项实施16340个项目;设立“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50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遴选建设101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质量工程”在高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听听讲座就能获得必修学分,这将在2010年考入南开大学的新生中成为现实。日前,南开大学出台新规,从2010级本科生开始,一门名为“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系列讲座”的新课程被列为必修课,每个学生要通过选听5场以上这样的讲座并完成一篇读书报告,来获得这个学分。
“让学生用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加强其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沈亚平说,“这是学校‘2010本科教学质量年’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发展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4号文件”和2005年发布的“1号文件”,以及2004年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均为加强高校教学工作、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生命线”的基本认识逐步确立。
2007年1月25日, 一场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家媒体关注的目光。会议内容是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内高教 界称之为“质量工程”。这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中央财政为此投入2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用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最大的一笔专项投入。
“质量工程”的实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首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批准120所高校立项实施16340个项目。参与其中的中南大学学生张常亮说:“这不同于课堂学习,我们要上网搜索,请教老师,独立思考,实验验证,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以前课堂学习所欠缺的。”
设立“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了500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抽样调查,2000年,全国高校约有三分之一的副教授、三分之二的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而如今,为本科生授课已经成为高校评聘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遴选建设了101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实施“质量工程”面对的不只是重点大学,还包括了所有高校。因此,“质量工程”在高教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的建设成效已经得到初步显现。
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还正式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以及新建高校在内的589所本科高校,近千万名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了“以评促建”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没有哪一项工作有评估这样如此广泛、持续而深入的动员力,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上万名评估专家和近千万名高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力量和心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投入到提高质量行动中去。”
今年5月, 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南京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 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这三个“更加关注”,阐述了高等教育崭新的质量观。
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5年来产生的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高校占了7个。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新世纪以来的10年,我国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在伟大变革中开拓奋进,在探索体制中确立地位,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以举世瞩目的实际成绩取信于社会。一批有较强科技实力和较高科技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初步形成,并日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5年来,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占居了重要地位。据统计,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印证了高校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主力军。5年来产生的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高校占了7个,充分说明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广军带领的课题组,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制出“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应用于我国7项重大航天型号和空间计划,以及16家国防工业和科研部门的关键技术攻关,在10余家民营企业机电装备和自动化装置的开发与生产中,创造经济效益1.35亿元。中南大学作为主持单位,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群与中国铝业公司的产业群协同与集聚优势,历经10年,研制成功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化技术,获得67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技术与材料的封锁。
“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高校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而是站在国家层面,瞄准国际前沿,满足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投入,高校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占全国总数的64%;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102个,占总数的31.7%;在国家确定的今后15年我国科技发展重中之重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也有高校专家的全面参与,其中,“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的研制、设计与建设由清华大学负责主持。
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高校形成了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共立项80个,高校获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18项,占总数的64.3%,是历史上比例最高的一年。
2009年,高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分别占增选数的54.3%和41.7%。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说:“近年来,新增院士中来自高校的院士成为多数,这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结果。高校院士的增加,能够带动高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
高校还积极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应有的独特作用。在与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恒兴集团开展的合作中,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整个团队全方位参与,双方合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对虾饲料生产基地,带动了近10万人就业。恒兴集团已投入科研及配套经费达8000多万元。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大学既是‘象牙塔’,又是‘发动机’。大学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能够使企业发展起来,带动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的差距,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国政府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建设步伐,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等学校取得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
【相关链接】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2001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印发。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2003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部本级“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2008年,“211工程”三期建设启动。
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979万,毛入学率为24.2%,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