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视角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
杨建国等
现 实的选择总是基于以往的历史,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而言,历史的一切积淀决不是创新发展的包袱,而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当人们热衷于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进行 最理想、最完美的定位与设计时,不如打开尘封的历史,去追溯形成学校特色的历史成因,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形成科学准确的定位。
回顾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3个重要阶段:1941年- 1949年学校在救亡图存中诞生;1949年-1966 年学校在创建新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发展;1 978 年- 2008 年学校在改革开放中成为外语院校的领跑者。在67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外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祖国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传统,本科为本、培育精英的育人特色,博采中外、注重实践的办学模式。
一、祖国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传统
学校诞生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抵抗外辱的抗日战争时期。67年来,一代代北外人传唱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投身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41年-1946年 初,在朱德、叶剑英、杨尚昆等同志的亲自领导下,学校的前身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和延安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一方面积极投身火热的革命斗争,一方面在极其简陋的 条件下坚持外语和文化课的学习,并初步探索出一条延安式的外语教学之路:自己动手解决办学条件,自编教材和讲义,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强调用外语思 维,积极营造课外外语学习环境。1 944 年9 月,周恩来同志在对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的讲话中指出:学校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而且要着眼为未来新的人民共和国培养外交人才。1 946 年初,外国语学校的师生分批离开延安,或奔赴东北,或转战华北。在解放战争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参加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外事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校在成长之初,就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外交人才的重要使命。67 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6 万多名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重要基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外交部工作的我校校友中,曾任和现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 多人,参赞700 多人,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的近百位,涌现了以周南和李肇星等为代表的优秀外交家,学校也因此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
北外人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己任,勇敢地战斗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学校英文系三年级全体男生奔赴朝鲜,参加对美军战俘的教育管理工作;1 953 年底,英文系第二批学生赴朝参加美军战俘遣送工作;英语系周珏良教授担任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翻译。1 990 年~ 2000 年,校友周南和姜恩柱先后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99年5月8 日,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壮烈牺牲的三位烈士当中,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都是我校校友。2002 年,校友孙振宇担任首任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同年,校友孙玉玺临危受命,出任阿富汗战争后首位中国驻阿富汗大使。2004年,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校友孙必干出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巴格达开展工作。
学校各个学科专业也是根据国家的需要而设立的。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新中国在外交上“一边倒”,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学校也适应国家外交事业的需要,设立了27 个 外语语种,主要是苏联、东欧和东南亚国家语言。改革开放之后,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外交、新闻、经济、管理、法律、中文等复合型 专业。“十一五”期间,学校又以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新增加了亚洲地区的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莱语、菲律宾 语和北欧地区的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等9 个非通用语专业,使得学校拥有了44 个外语语种。
67年来,祖国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传统已经融入北外人的血液,成为学校永葆青春、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北外学子努力学习、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努力探索将专业学习与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有机结合的新途径。近年来,我校学生志愿者先后为“世妇会”、“APEC青 年节”、“财富论坛”和“中非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和国际赛事提供志愿翻译和服务工作。他们精湛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歆语工程”和奥运志愿者项目成为新时代北外人服务社会的两面旗帜。志愿者赴北京郊区县、河北平山等地,开展中小学外语师资培训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 “歆语工程”成为外语支教品牌。学校大力支持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在北京奥组委招募的十类专业志愿者中,我校已承接了其中的五类,其中有1 ,800 多名是语言专业志愿者,占整个语言专业志愿者总数的1 /3 强。学校还承接了奥组委媒体运行部ONS 海外志愿者培训、奥运志愿者外语水平测试、高校奥运志愿者信息库系统管理等多项任务。全校师生参与奥运志愿者服务的程度和比例之高,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
在新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迅速提高,国际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学校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继续承担“将世界介绍给中国”传统使命的同时,又努力肩负“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自2006 年至今,学校在欧美9 国创办了1 1 所 孔子学院,成为我国承办孔子学院最多的大学。在第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我校承办的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和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优秀孔子 学院。在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复兴的伟大时刻,学校秉承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传统,践行沟通中外文化的理念,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潮头。
1991 年9 月6 日,值学校50 周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延安精神贯穿了67 年的学校历史,鼓舞着几代北外人。祖国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传统正是延安精神的结晶,是北外人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是北外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代北外人追求理想、求真务实,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而不断奋斗。
二、本科为本、培育精英的教学特色
本 科为本、质量取胜、培育精英是学校始终坚持的方针,是学校在长期的外语教育探索和外语教学改革当中积淀的宝贵财富。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学校将本科教育作 为衡量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力、经费投入上和基本建设上均优先保证本科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外语精英人才培养模 式。
控 制规模,保证质量。学校坚定不移地奉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经过多年 的探索,学校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控制本科办学规模,巩固一流生源。在前几年全国性的高校扩招热潮中,学 校冷静思考,从容应对,根据外语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继续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以巩固一流生源,保证教学质量。由于政策对路,信誉良好,学校吸引了 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高考统招生一般平均分数线高于当地重点线50 分以上,部分省份高出100 分,这些学生中不乏外语状元。为确保生源质量,学校采取了许多严格有效的措施:要求全国各地重点中学推荐优秀学生,精心设计考试,考试录取程序严格把关,按6∶1 的比例择优录取,等等。优秀生源为学校培养外语精英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流师资,薪火相传。67 年 来,学校的几代教师当中,大师、名师辈出,群星灿烂。从建国初期的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纳忠等学术大师,危东亚、刘承沛、邓炎昌、熊德倪、张道真、薄 冰、祝彦、余章荣、李德、文庄、郭迪诚、周世勋、白春仁、汪嘉斐、岑楚兰等前辈名师,直到今天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胡文仲、张中载、易丽君、 董燕生、殷桐生、冯志臣、邱苏伦等一大批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老一代名师,以及众多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新一代优秀中青年教师。学校还曾拥有一批以 柯鲁克、伊莎白、陈梅洁、李莎、玛丽亚·列塞娃等为代表的优秀外国专家,他们胸怀诚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理想,将中国作为第二祖国,以学校为家,为学校的本 科教学和教师队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适应新世纪对教师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更高要求,学校还通过以课程组织教学团队、以教改项目组织团队、 以人文社科基地为平台组织教改团队等方式,建立了创新型教学团队。
继承教学传统,创新课程体系。通过67 年 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国内领先的外语教学模式。其核心要点包括:认真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精读与泛读、质与量、语言与文化、理论知识与实 践技能、本国语言和文化与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坚持小班上课,狠抓语言基本功训练;灵活运用听说领先法、句型教学法、单元教学法;将语言学习、历史文化 知识积淀、中西跨文化视野的拓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倡导的这种外语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普遍范例,为培养大批不出国门也能交流 无碍的外语人才,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加强教材建设,发挥示范作用。重视教材建设是学校的传统,几十年来,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大量教材为兄弟院校广泛选用。学术大师许国璋教授编写的《英语》风靡全国,几十年长盛不衰,堪称教材的典范。近年来,我校教师编写的大批优秀教材,屡屡获奖:《英语写作教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代西班牙语》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现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40 余册)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阿拉伯语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代日语翻译教程》等8 种 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学校编写的众多非通用语教材,大多是本专业的奠基与填补空白之作。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组织高水平的教材编 写队伍;注重借鉴语言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中外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注重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文化内涵;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学习能 力、思维能力与鉴赏批评能力的有机结合;兼顾语言运用的规范性、灵活性与实用性。这些优秀教材以及宝贵的教材编写经验,既为保持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奠定 了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兄弟院校的教学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博采中外、注重实践的办学模式
积 极借鉴当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地处首都北京、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外语语种国内最多等优势,学校努力培养具有坚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扎实的 专业知识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形成了以多国语言文化与中国语言文化交汇为底色、以沟通中外文化为己任、以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为渠道的国际化育人 特色,以及较为完备的国际化育人机制。
广泛利用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外国专家是学校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1944年-2005年,学校共从世界上61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外籍教师2,800多人次。近年来,通过政府协定、校际交流和民间推荐等渠道,学校每年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达140 人左右,约占教师总数的18%。他们来自近40 个 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学校各个院(系),学科领域涵盖了文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他们与中国师生融为一体,不仅传授语言文化和专业知识,使学生的外语技 能迅速提高,而且带来了多元文化视野、现代教育理念、学术研究方法和最新的信息资料。学校还陆续聘请了一批海外知名学者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他 们每年定期为全校师生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引领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迈进。
走出国门,建立本科生短期留学机制。为了加快学生对目的语言的掌握和目的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学校自20 世纪80 年代起开始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在读期间短期出国学习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不少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或校际交流项目,到国外短期留学1 至2 个学期,从事调研,选修国外大学的课程。在许多非通用语种专业,参加过短期留学项目的学生人数达学生总数的半数以上。学校还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夏威夷大学、澳大利亚戈鲁菲斯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短期留学项目,每年组织50名-100名 学生利用暑期赴这些大学参加课程学习,实地体验外国的社会与文化。实践证明,短期留学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在对象国语言文化环境中训练语言技能,感受文化历史 内涵,而且还锻炼了他们以外语为工具搜寻信息、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国际视野大大拓宽。
以 驻华使馆和国际赛会为窗口和课堂。与外国驻华使馆的广泛交流是学校实践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传统项目。学校各个语种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同相关国家驻华使馆开展形 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参加使馆举办的国庆或重要节日招待会、联谊会、专题研讨会或座谈会,参观各国文化展览,接待各国政府和民间代表团访问我校等。这些都 成为学生认识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使他们有机会学习外交礼仪、外国文化习俗以及了解国际关系的最新动态。多年来,我校学生为各类大型国际赛会担任 翻译,平均每年多达2000 多人次。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了一流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开启了学校国际交流的窗口,也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
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多年来,学校利用多语种和多学科的优势,大力建设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校园文化。一年一度的“英语文化节”、“日本文化节”、“亚非文化节” 和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由我校承办的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LondonMet ” 杯首都高校英语演讲大赛、华北地区高校俄罗斯文化知识竞赛等备受关注。各种电影精品展映为学生们欣赏外国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机会。中外学生用各种语言朗诵诗 歌、演唱歌曲、编排话剧,以及演奏乐曲、表演舞蹈,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艺术。学校每年还举办数量众多的国际性文艺活动,如德国交响乐团、 俄罗斯民间歌舞团和芬兰合唱团的演出,日本茶道表演、阿拉伯国家民间工艺展、波兰奥林匹克广告画展以及其他各种国际图片展、摄影展等,形成了世界多元文化 充分彰显和高度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些都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广泛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截至2007 年底,学校与世界上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 多 所大学建立了从一般交流到实质性合作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其中包括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西法尼亚大学、海德堡 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赫尔辛基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维也纳大学、罗马大学、莫斯科大学、雅盖龙大学、罗兰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著名大学。此外,学校还 与东盟地区的30 所外国语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大学校长论坛”机制,与国际知名的“21 世 纪大学联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鉴于我校在外语精英人才培养和外国文化推介方面的重要影响,很多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团纷纷来学校访问。其 中,德国总理科尔、瑞典首相约兰·佩尔松、西班牙王储、挪威议长科斯莫、澳大利亚总理霍克、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以及泰国公主诗琳通等都曾专程来学校访问, 并给予高度评价。
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教育文化机构,也以不同方式支持学校,包括资助建立教学研究中心、兴建教学楼、捐赠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如由日本政府捐资建设的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就被誉为“中日合作项目的典范”。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特色是67年办学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在学校60周年庆典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高度肯定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为国家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高度赞扬学校办学取得的杰出成就,称北外人“运用自己的技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他们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了解。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助于国际社会推动知识全球化,使各种理念、哲学能够和平而卓有成效地交汇、相互影响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进一步弘扬祖国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传统,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以沟通中外文化为己任,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培育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一代英才。
本文发表于《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4期。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