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参考》第33期:《规划纲要》在我校公开征求意见汇总

作者:时间:2010-05-12

本期聚焦:《规划纲要》在我校公开征求意见汇总

编者按: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我校广泛开展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分别于3月12日下午、17日上午、17日 下午召开了统战人士、离退休老干部、教代会工会代表座谈会。参会代表结合我校的改革和发展实际,围绕创新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去行政化、办学自主权、教育投 入、高考制度改革等《纲要》中涉及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大家也从落实《纲要》的措施举措、保障机制、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 议。现把主要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汇总,供参阅。

目录

●     关于纲要条文内容的意见建议. 2

●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 3

●     人才培养. 3

●     教学与学校发展. 4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

●     加大教育投入. 5

●     关于改革我国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建议. 6

●     关于征求意见会本身. 7

正文

●   关于纲要条文内容的意见建议

1.建议《纲要》本身更精练一些,同时出台几个配套文件,对一些具体问题和方面进行更明确具体的阐述。

2.实施《纲要》的时间很紧迫,必须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保证落实,有关部门和领导应当切实督促落实。

3.《纲要》过多地在回答当前的热点问题,而预见性和战略高度还不够,作为《规划纲要》,应当回答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分析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处理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4.《纲要》应当站在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引领思想进步,使“教育优先、匹夫有责”的思想深入人心,印在每个人脑子里。

5.在教育投入上,《纲要》(征求意见稿)第十八章第五十六条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建议细化落实措施,并增加问责制,明确由哪个部委负责,如果目标没有如期完成,由谁来承担责任。

6.建议增加“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5%”。

7.《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建议明确这一领导小组的地位,如果领导小组设在教育部内恐怕难以承担重任,建议设在国务院,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组长。

8.第十三章第四十条提出“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建议在此条加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

9.建议在第十三章第三十九条“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部分,增加“扩大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权”的内容。

10.建议在第七章第二十二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部分,加入“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应适应产业发展、社会需要”、“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稀缺专业应进行政策扶持”、“淡化大学综合排名,增加专业考核评价”的内容。

11.《纲要》有些概念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或加以注释,如“政校分开”、“现代大学制度”等。

1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当是基础性工作、根本任务之一,不应当放在《纲要》的“保障措施”部分。

●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有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二是高校内部的管理。

1.国家对大学的管理限制过多、审批过多,如合作办学方面,使学校受到很多限制,应当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现在教育部很多时候忙于一些事务性工作,这是不妥的,应当更多着眼于宏观。

2.去行政化应当先加后减,即先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再削减高校的行政化倾向。否则教育本来就受重视不够,去行政化将使教育的地位更低。

3.学校内部的管理,应当以学生和老师为主体,以师生需求为出发点。

4.可以通过一些制度设计的改变削弱行政化倾向,比如在政府和学校之间设立一个中立的拨款机构,而不是由政府直接拨款给学校,实行“教育券”等。

5.应当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抓教育的人应当懂教育,对于教育教学的研讨应该更多一些。真正发挥教代会、工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

6.校长这一关键角色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指派,而应由高校学术委员会等学术单位进行广泛推荐和选拔。

7.给高校放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防止混乱,应分批次、分层次地实行改革,如先减少对211或985院校的干预,再放权给第二批院校,接着第三批第四批等。

●   人才培养

1.应试教育害人不浅,应当改革。现在的学生思想是禁锢的,真正的学问出不来。应当给学生选择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渠道的成长环境。

2.让学生多接触前沿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3.课程设置方面,应从因人设课转变为因需设课,多开设符合学生发展的专业。

4.应当加强做人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的看法。不能只教书不育人。现在有少部分学生自私、狂傲、实用主义、不尊重师长现象突出。在学业、科研上取巧,不肯下工夫,没有自己的思想,精神空虚,有很多问题。这很让人担忧,应当从根子上考虑问题出在哪儿。

5.要加强母语教育。现在的国语水平已经下降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应赶快补救、否则贻害无穷。北外历来重视汉语教育,而现在外语热、中文差,不匹配,出现了很多翻译问题,中文不好,不可能学好外语,应当加强母语教育,国粹不能丢。

6. 适当增加大学体育课程的时间,尤其要保证高年级学生体育课程的,加强对体育成绩的考核,加强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估体系中的比重。加强高校特别是文科类院 校体育锻炼设施、场地建设,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环境。完善大学生体质监测体系,多展开相关调研,即时掌握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相关情况,并 有根据监测结果有意识进行引导。

●   教学与学校发展

1. 学校的中心工作应当是教育教学,应当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应随意侵犯教学秩序。现在有很多事情冲击教学,并没有把教学放在中心。正在上课时学生被拉出去 参加其它活动,老师却没有权力阻止。经常说“课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整个制度不保障教学,教学质量是没有办法提高的。

2.如果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公立大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大学自然会有危机感,会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教育应当核算成本,各专业的成本和就业前景不一样,收费也应当不同,办学不应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要过多地把教育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

4.在研究生的准入和选拔方面,应遏止官僚之风,还研究生导师应有的决策权。

5.大学全面实行聘用制。全面聘任制的实行是迟早而且必须的,但应逐步进行,以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6.招募并培训有意向的优秀大学生到师资力量欠佳的学校和地区任教若干年,同时可以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两个问题。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创新人才培养应当从老师入手,如果老师都没有创新精神,怎么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应当多给老师自由,使老师自身的特性和特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形 成更加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老师们、研究者们基于共同的兴趣开展跨系、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如以学术沙龙等形式,老师们自由结合,发自内心地共同研究一些东 西,可以做出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

2.教师的评价应该有利于激发教师做学术的积极性,多发挥同行评价的作用。

3.应该提高教授、教师的地位,充分保障教师的权利。教师队伍决定学生的质量,教师应当成为专家。

4.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使真正的人才能够引进来,将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请”出去。

5.职称评定中,应当改革落后的、不科学的评价标准,改变过于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有的优秀年轻老师因为科研论文成果不多不能评博导,无法带学生。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被学生轰了下去,却评上了二级教授。

6.公平公正的师德考核不能由领导和行政主管说了算,而要依靠科学的考查方法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谨慎操作。

7.现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无法为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撑和好的服务。如果行政人员的发展空间问题解决了,激励机制建立起来了,为教学服好务,教师就能少做杂事,专心搞教学科研,教学也就更能得到保证。

●   加大教育投入

1.教育投入不足,就留不下优秀的人才做教育,教育缺乏竞争力,会影响民族的未来。

2.中华民族长期受压迫,民族自尊心比较强,现在又进入快速发展期,在这样的进程中,对民族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应当承担起责任,大力培养适应民族崛起需要的人才。

3.教育的效果是很长时间后才能显现的,所以教育一定不能短视,教育应当对民族的历史和未来负责。

4.加大教育投入应当越早越好,建议明年就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投入应该更多地投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

●   关于改革我国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建议

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在迅速发展,而我国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设置及教材内容都严重滞后,学术理论研究、相关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不合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虽取得很大进步,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在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基础的文科教育领域尤其如此。这与我国正在迅速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相称。当前,公共政治课设置及内容束缚年轻学子的头脑和创造力,也是“钱学森之问”所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为此,需要真正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条条框框,改革思想政治类课程,建议对这类课程做较大的改革和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1.把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为“哲学和社会科学原理概论”课,课程内容也应做相应调整;

2.把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改为“科学发展观概论”课;

3.其他本科生及研究生“政治理论”等思想政治公共必修课,可以用“中国思想史”、“外国思想史”、“当代中国国情”、“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国际知识”、“法律常识”、“人文品德修养”等课程取而代之。

4.与此相关,建议也对我国中学的政治理论类课程以及高考科目及内容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   关于征求意见会本身

1.应该多召开征求意见会,不单是这次《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会,平时的学校发展更需如此。如老教授们对北外有很深的感情,又有多年的经验,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多思考,也敢说真话。

2.对于发展当中积累的问题,应当多听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见,鼓励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没有辩论、讨论,就不可能发展。

3.对于历史上走过的弯路,应当多总结经验教训。

4.学校的大事要透明,告诉群众。还要做好解释工作,使大家信服,形成共识后贯彻执行。

5.对于学校发展当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怪现象,应当充分引起重视,深入研讨解决。

6.以后最好能根据不同的专题分别开一些有针对性地研讨会,形成制度。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